当前位置  >  首页 > 旅游资讯 >  导游推荐 > 芦笛岩之童话奇景
芦笛岩之童话奇景
2014/6/12 14:21:24     来源:旅游品质保障网    作者:程瑶、陈磊    编辑:cyj   浏览次数:4261

 

“旅游品质进高校”第二期

 

 

    本网讯     “芦笛岩头枷锁破,桃花源内仙灵唱。”记得上一回来芦笛岩是十几年前,那时还上小学,随父母第一次来到这座甲天下的山水名城。语文课本里山、水、溶洞美丽传说的画卷也随即在眼前铺展开。
   

    “我在电影里见过光怪陆离、色彩绚烂的溶洞,却没有想到桂林的溶洞比童话里的仙洞更奇绝。”也许印象中的芦笛岩就真如这篇《桂林山水甲天下》的文章所说,是一个童话世界。石钟乳姿态万千,加之五颜六色的灯光效果,再加之一个比喻一个故事,看着就是真的似的。

    时隔十多年重访芦笛岩,要感谢“旅游品质保障”官方微博抽中我作为“旅游品质进高校”活动的幸运儿。印象中童话故事里的人和事物能否和现实重叠?
   

    进洞后最先见到的“狮岭朝霞”把记忆唤醒。“挺拔的山峰,茂密的森林,还有一棵千年古树旁,一头大狮子正看护着一群在一旁玩耍的小狮子。”讲解员非常认真地解说。
   

    小路曲曲折折,路的两旁,那些光滑的钟乳石渗出水来。顶上也有,滴在我的头上和额上,冰冰凉凉。愈是往里走就愈加觉得寒气逼人,后悔自己怎么没多添件外套。 
   

    说话间就走就到了“峰峦挂瀑”,李太白这个把飞瀑比作自九天落下的银河的比喻句,气派之大比拟之绝叫千古称叹。而此刻岩洞里的“挂瀑”也别有一番味道:两座山峰之间,一条银光闪闪水花儿四溅的瀑布飞泻而下。 由于形成的年代较晚,包含的杂质较少,这条石乳显得洁白晶莹,远远看来还真像要迸溅出水花儿似的真。
   

    有趣的还属那“农家小院多情趣”里丰收的瓜果了!讲解员趁机考大伙的眼力,“大家能找出多少种水果和蔬菜来呢?”一眼望去就能看出来西兰花,豆角,南瓜,白菜,蘑菇——想想还能炖一锅上好的汤来!一节石柱上竟能生出那么多果蔬,还能不叫人为之称奇吗?
   

    而随后来到的”水晶宫”叫人记忆犹新。这是岩洞里最宽敞的地方。整体蓝色的灯光布景和浅水的倒映使得这里变得如梦幻般动人。 园林工作者赋予它的色彩美和意境美,仿佛置身于一座艺术殿堂。水晶宫的空间大小正好演奏和欣赏室内乐,恐怕不需要任何音响设备就可以达到音乐厅的效果。 后来的投影在石洞顶壁上的动画展示和精彩的水中3D芭蕾舞蹈也是之前未见到过的,一遍都还看不够哩。
   

    趁着水晶宫有WiFi,把一路上拍了许多石笋、石幔的照片都上传到了微博平台上,急于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这大自然的奇景。其实如果发挥更多的想象,定能给每一处石乳都添一个比喻一个传说吧。可惜游客的精力有限,讲解也有限,更多只能靠我们的观察和想象力啦!
   

    出了岩洞,心里想着当年在芦笛岩门口买的那支小小的笛子,那时放在嘴里吹着,竟能找出音调的规律,奏出小曲儿来。相传芦笛岩洞口原长有一种芦荻草,传说可以做笛子,吹出悦耳动听的声音,芦笛岩因此得名。所以芦笛岩和那支竹子做成的小笛子也许并无多少联系。回去的路上,果真遇见了路边卖这能吹的小笛子的大妈,一问才一元一支,那竹子看起来颜色也不太新鲜了,想来是生意少的缘故,少有人注意到并喜欢这种小物件了。 
   

    不知下一次再访芦笛岩会是多久之后,那些老的故事和传说还会一再重复,而我们一听再听却也不会厌。 毕竟这座鬼斧神工都要输了技巧的岩洞,这千姿百态的钟乳奇景,多去几次何妨?

 

 


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
发表评论:
欢迎你,请先登录
   
//以上为左侧滚动图片